基地动态

“后疫情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在线座谈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0-11-25 点击量:

      20201113日上午,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举办了“后疫情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的机遇与挑战”在线座谈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经贸大学等学术机构的学者,北京市委/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的领导专家,以及基地学术委员和基地研究员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座谈会第一阶段的发言与讨论由基地研究员任远喆副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基地学术委员喻国明从媒介化的角度分析了北京城市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基地学术委员张志洲就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对外话语建设提出了切实建议。针对疫情常态化防控的现状,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基地学术委员姜飞教授解读了在这一背景下信息传播基础结构的建设目标与策略。首都经贸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杰教授从自贸区建设与新格局下如何落实、推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功能建设提出了思考。市外办石鑫副处长指出,在后疫情时代,北京国际交往中心的建设正当时,要认清乐观趋势,精准做好应对。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陈端主任从数字创意角度,详细介绍了北京文旅、文博资源活化开发与产业运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于春处长对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思考,并分析了当前中国国际科技交往的现状、机遇与挑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基地学术委员刘波所长就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推进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给予了建议。  

  基地研究员熊炜教授主持了座谈会第二阶段的发言与讨论。北京市发改委外资处副处长牛建凯指出,新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要打开新格局。全国对外友协民间外交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一部部长贾继磐、一部项目负责人罗欢等专家对友城在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阐释。基地研究员牛仲君副教授从机制、物资、人员、机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北京建设全球卫生治理中心城市的必须性和可行性。基地研究员熊炜教授、任远喆副教授、黄文红副教授和欧亚副教授就相关议题同与会领导、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为后疫情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提供了更多新的视角。

  基地执行主任欧亚副教授对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她表示,此次座谈会非常成功,与会嘉宾对后疫情时期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出了很多启发性的观点和切实建议。她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一直以来对基地工作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期待进一步深入合作。

座谈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北京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

                                                                                                                                                                                                                                                                                                                                                                                            20201116